查看原文
其他

脑出血6h内最大中线移位>4mm提示预后不良

禄山呐 神外资讯 2022-04-16

如欲投稿请点击   神外资讯-欢迎赐稿


长按二维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原文


【Ref: Yang WS, et al. Neurocrit Care. 2018 Jun;28(3):314-321. doi: 10.1007/s12028-017-0483-7.】


脑出血(ICH)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。初始血肿体积结合其他因素,如年龄、首次CT显示脑室内出血和入院GCS评分等,可以预测自发性ICH的临床预后。血肿对脑组织直接破坏、压迫和刺激是引起早期脑损害的主要原因;因此,在脑出血的最初几小时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,可认为是非常关键的时机。测量中线移位(midline shift,MLS)是定量评估ICH早期占位效应的简单方法。


众所周知,MLS与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,但是目前尚不清楚ICH早期与不良预后相关的MLS阈值。而且,不同部位血肿的MLS与预后的关系也不相同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内科的Wen-Song Yang等研究ICH发病6h内的MLS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,并确定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MLS阈值,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的《Neurocrit Care》上。


该研究纳入199例发病6h的脑出血患者。研究人员分几个不同部位测量MLS,包括松果体区、透明隔和大脑镰。所谓最大MLS是在不同部位中最大的中线移位。采用发病后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(mRS)评估功能预后。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MLS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。将ROC曲线分析用于确定MLS是否可以预测发病后90天的不良结果。


结果显示,199例患者中,78例(39.2%)在发病后3个月时预后不良。比较预后良好(mRS≤3)与预后不良(mRS>3)患者,发现预后良好患者的松果体区、透明隔和大脑镰部位的MLS以及最大MLS皆小于预后不良患者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01)。


调整年龄、入院时GCS评分、ICH部位、进行初次CT的时间(time to initial CT)、最初ICH体积和脑室出血等因素后,最大MLS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(OR=1.30;95% CI,1.02-1.65;P=0.032)。作者建议将最大MLS>4mm定为最佳阈值,最大MLS>4mm与最大MLS≤4mm预测预后不良有显著性差异(P<0.001)。


最后作者认为,ICH后6h内最大MLS是预测患者功能预后的独立因素,最大MLS>4mm是判断预后不良的最佳阈值。


禄山呐编译,《神外资讯》主编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)


相关链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